盆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可由生理期不注意卫生、邻近器官炎症蔓延、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妇科手术后感染等原因引起。其治疗方法因病因而异,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预防盆腔积液应注意个人卫生、饮食清淡、避免过度劳累、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等。
盆腔积液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治疗方法因病因而异,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以下是关于盆腔积液的一些重要信息。
一、病因
1.生理期不注意卫生
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脱落,宫腔内血窦开放,并有凝血块存在,这是细菌滋生的良好条件。如果在月经期间不注意个人卫生,使用不洁卫生棉、卫生纸或有性生活,会给细菌提供逆行感染的机会,导致盆腔炎。
2.邻近器官炎症蔓延
患有阑尾炎或腹膜炎时,女性易并发盆腔炎。患有阴道炎、宫颈炎时,炎症上行感染,最终也会导致盆腔炎。
3.产后、流产后感染
生产和人工流产后,女性的身体抵抗力下降,宫颈口经过扩张尚未很好地关闭,此时阴道、宫颈中存在的细菌有可能上行感染盆腔。
4.妇科手术后感染
人工流产术、放环或取环手术、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造影术、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或黏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时,如果消毒不严格或原有生殖系统慢性炎症,即有可能引起术后感染。也有的患者手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或术后不遵守医嘱,过早恢复性生活,同样可以使细菌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
二、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抗生素治疗:可用于治疗因盆腔炎所致的盆腔积液,若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或林可霉素等药物。
(2)中药治疗: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中药妇炎丸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对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疗效。
2.物理治疗
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可加入各种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蜡疗等。
三、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避免受风寒,不宜过度劳累。
2.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赤小豆、绿豆、东瓜、扁豆、马齿苋等,应食具有活血理气散结之功效食品,如山楂、桃仁、果丹皮、橘核、橘皮、玫瑰花、金橘等。适当补充蛋白质,如瘦猪肉、鸭、鹅和鹌鹑等。
3.月经期间避免性生活,月经垫要注意清洁卫生,最好用消毒卫生纸。
4.人流后或产后患有急性盆腔炎的患者应及时治疗,彻底治愈,以免转为慢性盆腔炎。
5.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扩大感染,引起炎症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