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打过狂犬疫苗3个月内再次暴露,无需再次接种;3个月后再次暴露,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接种。
通常情况下,无需再次接种狂犬疫苗。
因为狂犬病疫苗的保护期通常为3个月,在3个月内再次暴露,感染狂犬病的概率非常低。如果在打过狂犬疫苗3个月后又被咬,只需要对伤口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即可。但如果咬伤情况较为严重,或伤人动物无法确定健康状况,则应按照再次暴露处理,需立即处理伤口,并在0天、3天、7天、14天和28天各接种1剂狂犬疫苗。
此外,以下几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果属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比如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艾滋病患者等,在打过狂犬疫苗3个月后又被咬,应立即接种狂犬疫苗,并在接种疫苗后,定期检测狂犬病抗体。
伤口位于头面部、手部或生殖器等部位:由于这些部位的神经丰富,狂犬病病毒更容易进入人体,因此被咬后需要更加重视,除了处理伤口和接种狂犬疫苗外,还需要接种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伤人动物无法确定健康状况:如果伤人动物无法确定是否健康,或者伤人动物为流浪动物,则被咬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较高,需要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照再次暴露处理,接种狂犬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总之,如果打过狂犬疫苗3个月后又被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如果无法确定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可以咨询医生的意见。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避免被动物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