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

赵晓峰 2025-07-16 11:43:10 2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阶段认为本病为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细菌(如溶血性链球菌)、病毒(如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食物(如鱼、虾、蟹、蛋、奶、海鲜等)、药物(如水杨酸类、抗生素类、巴比妥类)、接种水痘、伤寒、肝炎等疫苗,虫咬及其他变应原等诱因均可促使发病;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亦可造成本病。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激活补体,造成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壁及其周围产生炎症,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因此产生紫癜和各种局部及全身症状。治疗策略:1.寻找并祛除诱因,防止可疑的食物和药物,清除感染病灶,可适当应用抗生素。2.卧床休息,以利于皮肤紫癜消退和减少其复发。3.单纯皮肤型者,可用抗组胺药、芦丁、钙剂和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4.严重皮肤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或关节型、腹型者,可予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常用强的松0.5~1mg/kg/d一次口服,地塞米松或甲强龙每日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改强的松口服,逐渐减量停药。疗程一般1~2周,肾型病人可酌情延长并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氨、硫唑嘌呤进行治疗,疗程2~3月。5.紫癜性肾炎可加用抗凝药物,如潘生丁、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钙。6.对症治疗,关节肿痛者口服吲哚美辛等,腹痛明显者注射山莨菪碱,消化道出血者予以奥美拉唑、西米替丁等治疗,必要时禁食;发生肠套叠、肠梗阻应考虑手术治疗。7.中医辨证施治有一定疗效,血热者以凉血止血为主,气血不足者以益气摄血为主。

点赞
相关资源

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025-07-16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感染、气道阻塞、免疫系统异常和遗传因素引起,其发病机制涉及炎症反应、气道阻塞和反复感染等,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预防措施包


脑栓塞病因及发病机制 2025-07-16

脑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以下是关于脑栓塞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详细介绍:1.栓子来源心源性:最常见,约占脑栓塞的60%~75%。如心肌梗死、心房颤动、心脏黏液瘤等。非心源性: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


胰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025-07-16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以下是关于胰腺癌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一些重要观点:1.吸烟吸烟是胰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化学物质可以损害胰腺细胞的DNA,导致细胞突变和癌症的发生。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风险


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2025-07-16

肺炎的主要病因包括感染、理化因素、免疫功能障碍及其他因素等。1.感染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微生物感染是肺炎常见的病因。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等方式进入肺部,引发炎症反应。2.理化因素吸入有害气体、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或受到物理因


葡萄球菌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025-07-16

葡萄球菌肺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炎症,主要治病因素为细菌感染、医源性因素、皮肤感染。1、细菌感染葡萄球菌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细菌可进入肺部并引发感染。2、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留置静脉导管、机械


接触性皮炎发病机制是什么 2025-07-16

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和非免疫因素相互作用,包括T细胞识别、炎症介质释放、接触物质特性和个体易感性等,表现为皮肤炎症,治疗包括避免接触和药物缓解症状。接触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通常由皮肤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引起。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免疫和非免疫因素


痛风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2025-07-16

痛风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尿酸生成过多、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盐结晶沉积、炎症反应和遗传因素等。1.尿酸生成过多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是痛风的重要原因之一。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当嘌呤代谢紊乱时,尿酸生成过多,超过了肾脏的排泄能力,就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2.尿酸排泄减少


老年男性乳腺增生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2025-07-16

老年男性乳腺增生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内分泌失调、睾丸功能减退、药物、慢性疾病、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及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增加有关。1.内分泌失调老年男性体内的雄激素水平下降,而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导致雌激素/雄激素比值失衡。雌激素水平升高


支气管扩张的发病机制 2025-07-16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感染、气道堵塞等因素导致支气管结构破坏,其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时治疗呼吸道感染、避免吸烟和暴露在有害气体和粉尘中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2025-07-16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通气不足、换气功能障碍、肺通气量不足、肺换气功能障碍及其他,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治疗原发病也很重要。根据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可将其分为以下五类:1.通气不足:呼吸中枢抑制: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等。呼吸肌无力:重症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