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肿瘤标志物一般查7项,主要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以下是对这些标志物的详细介绍:
1.甲胎蛋白(AFP)
AFP是一种糖蛋白,主要在胎儿肝脏中合成。在成人中,AFP主要由肝细胞癌和生殖细胞肿瘤产生。因此,AFP是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标志物,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和监测。此外,AFP也可在胃癌、胰腺癌、肺癌等癌症中升高。
2.癌胚抗原(CEA)
CEA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标志物,可在多种癌症中升高,如结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CEA常用于癌症的辅助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
3.糖类抗原125(CA125)
CA125是一种卵巢癌相关的抗原,主要用于卵巢癌的诊断和监测。此外,CA125也可在其他癌症中升高,如胰腺癌、肺癌、乳腺癌等。
4.糖类抗原15-3(CA15-3)
CA15-3是一种乳腺癌相关的抗原,主要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和监测。此外,CA15-3也可在其他癌症中升高,如肺癌、卵巢癌等。
5.糖类抗原19-9(CA19-9)
CA19-9是一种胰腺癌相关的抗原,主要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和监测。此外,CA19-9也可在其他癌症中升高,如胃癌、肝癌等。
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NSE是一种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特有的酶,在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等癌症中升高。NSE可用于这些癌症的诊断和监测。
7.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PSA是一种前列腺癌相关的抗原,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监测。此外,PSA也可在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中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只是辅助诊断的参考,不能单独依据肿瘤标志物的结果来确诊癌症。如果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此外,一些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如肝炎、肝硬化、胰腺炎等。因此,在解读肿瘤标志物结果时,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家族性肿瘤病史的人、长期吸烟者等,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同时,体检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也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