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运动并不等于慢性自杀,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相反,晚上适当运动对身体有诸多益处。
从人体生理节律来看,晚上人体的关节灵活性、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等通常处于较好的状态。经过一天的活动,身体已经被充分“预热”,此时进行运动,能更好地发挥身体机能,降低受伤的风险。而且,晚上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有助于消耗多余的热量,减少脂肪堆积,对于维持健康体重有积极作用。
运动还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内啡肽被称为“快乐激素”,能使人产生愉悦感,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帮助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对于身体恢复、免疫力提升以及内分泌平衡都较为重要,进而有助于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善。
当然,晚上运动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否则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比如,不宜在临近睡觉前进行剧烈运动,因为运动后身体处于兴奋状态,可能会导致难以入睡,进而影响睡眠质量。长期睡眠不足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免疫力下降、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等,但这是运动时间安排不当导致的,并非运动本身的问题。此外,运动强度和方式也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进行合理选择,过度运动或运动方式不当可能导致受伤,影响身体健康,但这也不能说明晚上运动就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