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

管理员 2025-06-29 12:15:38 1

血管性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可以有专业的医生来评判,对你进行干预。最简单的我们包括一些疾病,比如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这些就要到医院,有正规的医生来指导你。

还有一些危险因素,包括不可抗性的危险因素,比如年龄,60岁以上的是高发人群,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家里有这种病,你也高发。到了这种年纪,我的生活方式要更加健康。

还有一些可干预性的,比如吸烟,甚至有一些人抽了一辈子烟,戒不了,这种情况要逐渐逐渐地要把它减掉,至少要有这个毅力和恒心。

首先是运动,甚至低脂饮食,尤其是很多老年人,我不太清楚大家有没有这种共鸣,好多老太太,其实她不太吃肉,但是腰臀比失衡,只有肚子没有屁股,很容易得脑血管病的。

正常身体三大元素:蛋白质、脂肪和淀粉,脂肪摄入要限制,淀粉我也推荐大家要适当的要限制,比如土豆、地瓜、粉条,好多老头老太太就觉得只吃了这个东西也不长肉,但是其实如果淀粉含量摄入多,对于年轻人可以通过运动,可以通过一些锻炼把它消耗掉,但是老年人,你的运动量肯定是跟不上的,尤其是那种大量的淀粉,它会转换成脂类代谢,沉积在你身体内,也会导致你的血脂升高。

所以一个病人怎么来评判自己,甚至可能有这样的危险因素,怎么来关爱自己?还是应该到医院,做一些比较细致的筛查,才能更好的来评定自己的身体情况。

点赞
相关资源

血管性血友病 2025-06-29

血管性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的疾病,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基因突变,导致血浆当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数量减少,或者是质量的异常。病人往往可以出现全身多个部位的出血症状,比如说可以有皮肤黏膜的出血,有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关节和肌肉的出血。还有部分患者有可能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2025-06-29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眼科临床上一个难治性青光眼的类型。患者如果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因是比较复杂的。主要是由于不同眼病,广泛累及眼后节缺氧或局限性的眼前节缺氧,导致虹膜出现新生血管进而房角出现新生血管引起患者眼压升高。在临床上一旦患者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血管性头疼可以根除吗? 2025-06-29

血管性头痛,这种疾病一般来讲,只要治疗及时,治疗的方法得当,可以从根本上缓解。这种疼痛,是由于血管扩张,或者是血管收缩引起。出现血管性头痛,可以适当的吃些缓解头痛的药物,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或者是麦角胺,能够有效的缓解疼痛。有些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血管性痴呆如何治疗 2025-06-29

因血管性痴呆病因很明确,所以临床上首先会给患者进行血管病的治疗,比如是高血压脑出血所致,患者一定要把血压控制好,如果血压不控制好,其还会反复复发,进而导致痴呆越来越严重,所以对因治疗很重要。其次,如果患者是由于动脉硬化,导致反复梗死所引起的痴呆,患者便需要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2025-06-29

血管性痴呆是血管病导致痴呆,如果血管病变在三个月以上,患者仍然处于痴呆状态,可以诊断血管性痴呆。诊断过程与老年性痴呆、额颞痴呆类疾病相似,但是痴呆状态持续时间有所区别。血管性痴呆确诊后,要积极治疗血管病,并且配合益智药物,改善患者痴呆症状。


血管性痴呆和老年痴呆有什么区别 2025-06-29

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有以下区别:第一、病因不同。老年性痴呆是变性病,与年龄相关的老化,病因目前不是很明确。比较推崇的是颅内出现淀粉样蛋白沉积,导致神经凋亡,引起神经功能逐渐衰退。血管性痴呆病因明确,是血管病导致,如脑梗、脑出血、血管畸形导致。第二、表现不


心脑血管性疾病患者的地域性特点 2025-06-29

脑血管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跟寒冷、气温变化有关。心脑血管性疾病高发季节是寒冷季节,寒冷季节即秋季和冬季,在北方比较多见,本身寒冷刺激后会导致出现血压高等表现。在临床中经常发现老年人夏天突然从外面进到空调房,经过一定的冷刺激,也会产生心脑血管性疾病,主要跟气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2025-06-29

血管性痴呆是指血管病变,比如脑梗、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者脑外伤等,影响颅内供血,引起患者认知功能下降。老年痴呆与血管性痴呆共有的问题是记忆力减退,但血管痴呆更注重执行功能,比如完成动作能力明显受限。相比较于老年痴呆,患者的执行功能并没有问题,仅出现早期


血管性痴呆吃什么药 2025-06-29

血管性痴呆可以吃以下几种药物,第一、改善脑血管代谢或是改善脑血管循环的药物。通过扩张脑血管使得脑细胞的血流量增加,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比如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或是氟桂嗪等药物都可以。第二、改善认知的药物,目前的改善认知的药物有以下几种:比如胆碱酯酶抑制剂或是N


早期血管性痴呆如何治疗 2025-06-29

,对于早期血管性痴呆的治疗,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避免脑血管意外事件再次发作,此时就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血管危险因素,使脑血管事件发作的次数尽量降低。此外,在此基础之上,可以继续使用改善认知、改善脑循环类的药物以及进行相关的肢体或者是认知康复训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