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即发热。小儿发热退热需要注意测量体温、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根据医嘱使用退烧药、物理降温、保持孩子的皮肤清洁、注意孩子的饮食、避免捂汗、不要滥用抗生素等。
1、测量体温
使用体温计测量孩子的体温,常用的有腋下测温法、口腔测温法和肛门测温法。腋下测温法常用,安全方便,但测量时间需要5~10分钟;口腔测温法方便快捷,但容易咬破体温计造成损伤;肛门测温法测量结果较为准确,但孩子可能会不配合。
2、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
如果孩子发热后精神状态良好,能吃能玩,家长可以在家观察,给孩子多喝水,注意休息,饮食清淡。如果孩子发热后精神萎靡,哭闹不止,或者出现高热惊厥、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需要引起重视。
3、根据医嘱使用退烧药
如果孩子的体温超过38.5℃,家长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给孩子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使用退烧药时要注意按照剂量和时间间隔服用,不要同时使用两种退烧药,以免药物过量。
4、物理降温
如果孩子的体温没有超过38.5℃,家长可以给孩子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浴、贴退热贴、多喝水等。物理降温的效果因人而异,一般适用于低热的孩子。
5、保持孩子的皮肤清洁
发热会导致孩子出汗较多,家长要及时给孩子更换汗湿的衣服和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着凉。
6、注意孩子的饮食
发热会导致孩子的食欲下降,家长要给孩子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果汁等,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7、避免捂汗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发热要多穿衣服、多盖被子,捂出汗来就好了。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捂汗会导致孩子体温更高,甚至引起捂热综合征。家长应该给孩子少穿衣服,少盖被子,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8、不要滥用抗生素
发热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大多数发烧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只有在医生的建议下,才能使用抗生素。
如果孩子发热持续不退、精神状态不好、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