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不全共分为5期,包括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5期,具体分析如下:
1.第1期
肾功能储备代偿期。因为肾脏储备代偿能力很大,因此临床上肾功能虽有所减退,但其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能力仍可满足正常需要,临床上并不出现症状,肾功能化验也在正常范围或偶有稍高现象。
2.第2期
肾功能不全期。肾小球已有较多损害,60%-75%,肾脏排泄代谢废物时已有一定障碍,肌酐尿素氮可偏高或超出正常值。病人可以出现贫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精神不易集中等。但常被忽视,若有失水、感染、出血等情形,则很快出现明显症状。
3.第3期
肾功能衰竭期。肾脏功能已损害相当严重,75%-95%,不能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患者易疲劳,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加剧,贫血明显,夜尿增多,血肌酐、尿素氮上升明显,并常有酸中毒。此期又称氮质血症期。
4.第4期
尿毒症期或肾功能不全终末期。此期肾小球损害已超过95%,有严重临床症状,如剧烈恶心、呕吐,尿少,浮肿,恶性高血压,重度贫血,皮肤瘙痒,口有尿臊味等。
5.第5期
尿毒症终末期。此期酸中毒症状明显,全身各系统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易出现高血钾、高血氯、高血钙、低血钠,严重贫血,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
以上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5期分类,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