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和预后,需加以鉴别,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不同。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虽然都属于心系疾病,但在病因、症状、预后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加以鉴别。
1.病因不同
心绞痛: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心肌急剧、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心肌梗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2.症状不同
心绞痛:多表现为发作性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或咽、下颌部、颈部、上腹部,疼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一般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心肌梗死:症状表现为突发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可放射至左上肢、颈部、肩部、背部、咽部、下颌部,伴大汗、恶心、呕吐等,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3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
3.预后不同
心绞痛: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可减少或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
心肌梗死: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综上所述,心绞痛与心肌梗死虽然有些相似之处,但通过仔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等,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对于疑似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患者,应尽快就医,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预防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