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主要分为无症状期、急性发作期、间歇期和慢性期,不同分期症状也不同,其病因主要包括尿酸生成过多、尿酸排泄减少、遗传因素等。
一.症状
1.无症状期无症状期又叫高尿酸血症期,患者血清中尿酸浓度升高,但尚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这一时期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
2.急性发作期突发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呈进行性加重,难以忍受。关节局部会出现红肿、发热、触痛等表现,且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好发于下肢关节,尤其是第一跖趾关节。
3.间歇期痛风发作持续数天或数周后自然缓解,进入无症状阶段,此后可能再次发作,约60%的患者在1年内会复发。
4.慢性期尿酸盐在关节内沉积增多,炎症反复发作进入慢性阶段。关节骨质侵蚀缺损及周围组织纤维化,导致关节僵硬畸形、活动受限,痛风石常见于耳廓、前臂伸侧、跖趾、手指、肘部等处。
5.终末期痛风进入终末期可引起肾脏改变,包括尿酸性结石性肾病甚至尿酸性肾功能不全。
二.原因
1.尿酸生成过多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或摄入过多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
2.尿酸排泄减少肾功能不全或存在肾脏疾病时,尿酸的排泄会受到影响,导致尿酸在体内蓄积。
3.遗传因素原发性痛风通常和遗传因素有关,可能会引起尿酸代谢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