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治疗方法一般包括皮肤护理、饮食管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不存在所谓的偏方。
1.皮肤护理
避免各种可疑致病因素,如热水烫洗、过度搔抓、接触可能致敏的物质等。同时,要注意皮肤保湿,可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润肤剂,增加皮肤含水量,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减少湿疹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2.饮食管理
部分患者的湿疹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常见的致敏食物有牛奶、鸡蛋、海鲜等。患者可记录饮食日记,观察症状与饮食的关系,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对明确的致敏食物应尽量避免食用。
3.药物治疗
急性期有渗出时,可用3%硼酸溶液等湿敷;亚急性期可选用氧化锌糊剂等;慢性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或乳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还可选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等,以控制炎症和瘙痒。对于瘙痒严重、外用药物效果不佳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以缓解瘙痒症状。注意,相关药物使用应遵医嘱。
4.物理治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是治疗湿疹的常用物理方法之一,可抑制皮肤细胞的增殖、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适用于慢性湿疹患者,尤其是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其他物理疗法如强脉冲光治疗等,也可用于湿疹的辅助治疗,通过光热作用等改善皮肤的炎症状态,促进皮损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