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不一定都会出现尿糖。
正常情况下,肾脏会对尿液中的葡萄糖进行重吸收,使得尿液中几乎不含葡萄糖。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一般为10mmol/L左右)时,肾脏无法完全重吸收尿液中的葡萄糖,就会出现尿糖。
多数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血糖长期高于肾糖阈,会出现尿糖阳性的情况,通过检测尿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糖的控制情况。
然而,有些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可能不会出现尿糖。比如,糖尿病早期患者,血糖虽然有所升高,但尚未超过肾糖阈,此时尿液中可能不会出现葡萄糖。
另外,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肾糖阈可能会升高,即使血糖已经明显升高,也可能没有尿糖现象。
还有,当糖尿病患者并发肾脏疾病,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时,即使血糖正常,也可能出现尿糖,这种情况被称为肾性糖尿,不能单纯据此判断为糖尿病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