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霉菌感染可引起霉菌性包皮龟头炎、霉菌性前列腺炎、霉菌性尿道炎,需根据具体疾病类型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措施。
1.霉菌性包皮龟头炎
霉菌性包皮龟头炎主要由念珠菌属(如白色念珠菌)引起,这些霉菌常在包皮过长、局部卫生不良、性伴侣有霉菌感染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的情况下,乘虚而入。霉菌通过性接触、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物品(如毛巾、浴巾)传播至包皮及龟头部位,利用其细胞壁上的黏附素牢固地黏附于上皮细胞上,随后释放水解酶等物质,破坏局部组织的完整性,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红斑、丘疹、瘙痒、烧灼感等症状。
首先,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药物治疗方面,可遵医嘱外用抗真菌乳膏,如克霉唑乳膏、酮康唑乳膏,以消除真菌感染。对于包皮过长且反复感染者,可考虑行包皮环切术,以减少感染机会和复发风险。同时,性伴侣应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以避免交叉感染。
2.霉菌性前列腺炎
霉菌性前列腺炎较为少见,通常由尿道上行感染所致,特别是当机体免疫力下降、尿道菌群失衡时,霉菌如念珠菌可突破尿道防御,逆行至前列腺,引起炎症反应。霉菌在前列腺内增殖,刺激前列腺组织,导致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不适等症状。
治疗以抗真菌药物为主,如遵医嘱口服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同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喝酒、吃辛辣饮食等加重前列腺负担的因素。
3.霉菌性尿道炎
霉菌性尿道炎通常由性接触传播或个人卫生不当引起,霉菌侵入尿道黏膜,利用其特有的黏附机制定殖,释放毒素和酶类,破坏尿道黏膜屏障,引起尿道充血、水肿、瘙痒、排尿不适等症状。
治疗原则为抗真菌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并辅以局部清洁和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咪康唑、特比萘芬等。同时,应增加喝水量,促进排尿,冲刷尿道,减少病菌滞留。性伴侣应同时检查和治疗,避免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