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酰转肽酶通常是指γ-谷氨酰转肽酶,该指标偏低通常没有临床意义。γ-谷氨酰转肽酶主要分布在肾内、胰腺和肝脏等器官中,是临床上检查肝功能的一项指标。其正常数值范围因性别而异,男性一般为11-50U/L,女性为7-32U/L。
当检测结果低于正常范围时,大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正常人的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可能受到多种生理性因素的影响,如饮食、作息、运动等,从而导致其数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这种波动通常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不需要特殊治疗。
当肝脏、胆管出现疾病时,如肝炎、胆道梗阻等,会导致γ-谷氨酰转肽酶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出受阻,从而使其含量升高,一般不会下降。因此,当γ-谷氨酰转肽酶偏低时,并不具备特异性,即不能单独用来诊断或监测肝脏疾病。即使检测结果偏低,也通常不需要过多担心。
为了避免影响γ-谷氨酰转肽酶的检查结果,检查前应避免熬夜或者过度劳累,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肝功能,进而导致γ-谷氨酰转肽酶检测不准确。同时,还应避免服用某些药物,如地西泮、苯巴比妥、氯硝西泮等安眠药,二甲双胍、格列本脲、阿卡波糖等抗糖尿病药,同时避免大量吃高蛋白食物,以免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