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在医学上被称为腹泻,四个月宝宝可能和母乳性腹泻、喂养不当、腹部受凉、肠道感染等相关。
1.母乳性腹泻
母乳中的前列腺素较高时,会促进宝宝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从而使宝宝出现稀便;母乳性腹泻也可能是由于宝宝患有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对母乳中的乳糖不耐受。如果是母乳中前列腺素增高导致的宝宝腹泻,随着宝宝逐渐适应母乳中的前列腺素,腹泻症状可随之改善。而如果是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引起的,则需要限制宝宝饮食,禁食含有乳糖的食物,可给宝宝喂无乳糖或低乳糖奶粉。
2.喂养不当
添加辅食时若没有缓慢过渡,突然增加食物或改变食物成分,会导致宝宝的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比如过早用粥类与粉糊喂养宝宝,碳水化合物过多可引起食物残渣在宝宝胃肠道内发酵,胃肠道不能适应就会引发腹泻。当出现腹泻时需暂时停止辅食添加,等腹泻好转后再循序渐进地添加。
3.腹部受凉
宝宝睡觉时腹部未注意保暖,或玩闹时腹部外露导致腹部受凉,这样容易使小肠平滑肌受到刺激,从而引起收缩加强,肠道蠕动加快。宝宝会出现腹泻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呈糊状。对于因腹部受凉导致的腹泻,可以热敷宝宝腹部,适当补充温开水,并做好保暖工作。如果因腹部受凉而使宝宝腹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等药物来缓解症状。
4.肠道感染
饮食不洁、不注意手口卫生引发肠道感染时,病毒或细菌会破坏宝宝肠道微环境,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进而使宝宝出现腹泻症状。此外,宝宝通常还伴有腹痛、高热、脱水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脓血便。
针对病因,细菌性腹泻需选择抗生素治疗,比如可以口服头孢克洛或者阿莫西林。其次,要口服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同时可以加肠道益生菌口服,比如双歧杆菌。腹泻严重的宝宝还需要口服补液盐,以防脱水。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