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嘴唇干的原因主要有燥邪侵袭、津液不足、脾胃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等。
1.燥邪侵袭
外界燥邪可侵犯人体,导致体内津液损伤,不能充分滋润口唇,从而出现嘴唇干的情况。燥邪有温燥与凉燥之分,温燥多见于初秋,气候尚热,伴见发热、头痛等表现;凉燥多见于深秋,气候已凉,常伴有恶寒、无汗等症状。
2.津液不足
人体阴液亏损,可使口唇失去濡养而发干。如过度劳累、久病耗伤、年老体弱等,都可能导致体内津液生成不足或耗损过多。特别是肾阴亏虚时,虚火上炎,更易引起嘴唇干。
3.脾胃功能失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运化失常,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气血津液生化不足,也会导致嘴唇干。同时,脾胃积热时,热邪上蒸于口唇,也会出现嘴唇干且可能伴有口臭等表现。
4.气血运行不畅
气血运行受阻,不能将津液等营养物质正常输送到唇部,也会造成嘴唇干。例如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可影响气血运行。
嘴唇干在中医看来并非单一因素所致,往往是多种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调理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以改善嘴唇干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