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的护理常规包括病情观察、体位护理、管道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健康教育等。
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以及意识状态、尿量等,及时发现有无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同时要观察骨盆局部的肿胀、疼痛、畸形等情况,评估骨折的稳定性。
2.体位护理
患者应取平卧位或健侧卧位,避免患侧卧位,防止骨折移位加重。可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的发生。
3.管道护理
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如尿管、引流管等,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做好记录。
4.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如药物镇痛、分散注意力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5.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鼓励患者多饮水,预防便秘和泌尿系统感染。
6.皮肤护理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
7.心理护理
骨盆骨折患者常因突发的创伤和身体的不适而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8.康复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下肢的主动和被动运动等,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9.预防并发症
密切观察有无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迹象,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10.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骨盆骨折的相关知识,包括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康复锻炼等,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