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脸上被蚊子咬后,可能出现虫咬反应、丘疹性荨麻疹、细菌感染,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消肿,疾病详情及治疗方式如下:
1、虫咬反应
蚊子叮咬脸部皮肤时,会向皮肤内注入分泌物,进而刺激皮肤组织,导致叮咬部位发生皮肤过敏反应,局部可出现肿胀的表现。
发现蚊子叮咬后,家长可以使用清水和肥皂清洗小孩被蚊子叮咬的区域,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卫生,以防继发感染,肿胀明显时,可以对该部位进行冰敷,起到减少渗液、减轻肿胀的作用。若症状比较严重,可以遵医嘱使用西替利嗪、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进行治疗,起到抗过敏、止痒的作用;抗组胺药治疗无效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起到抗炎的作用。
2、丘疹性荨麻疹
小孩脸上被蚊子叮咬后,其分泌的唾液通过叮咬部位注入皮肤,会导致人体出现过敏反应,使得局部皮肤肿胀,并伴有丘疹、水疱、脓疱等皮损。
家长应注意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蚊子叮咬,同时还需要保持叮咬周围皮肤的清洁、卫生,督促小孩不要用手抓挠,有助于减轻肿胀。过敏反应明显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进行治疗,起到抗过敏的作用;局部肿胀明显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氟轻松、丙酸氯倍他索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起到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3、细菌感染
在被蚊子叮咬后,由于明显的瘙痒感,小孩会反复抓挠叮咬部位皮肤,可导致手部细菌定植于脸上并通过叮咬部位侵入,引发细菌感染,从而激活人体免疫应答,在炎性刺激下,可导致脸部皮肤发生红肿的表现。
家长应注意室内环境的整洁卫生,勤换洗小孩的衣物、被套等贴身用品,保持叮咬部位清洁、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减轻病情。如果确诊为细菌感染,可以遵医嘱使用青霉素钠、头孢克肟、头孢克洛等抗生素进行治疗,起到抑菌、杀菌的作用。对于皮肤表面出现脓肿的小孩,可以考虑采取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
若局部肿胀症状较重,且长时间难以改善,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就医检查,查明病因后,采取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