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妈”即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1.生理机制
月经的产生是由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增厚,为受孕做准备,若未受孕,则子宫内膜脱落形成月经。这个过程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精密调节。
2.周期规律
正常的月经周期一般为21至35天,平均28天。但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只要周期相对稳定,一般也视为正常。月经周期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精神压力、环境变化、营养不良、疾病等。
3.月经表现
通常表现为阴道流血,持续3至7天左右。经血一般不凝固,但出血量多时可出现血凝块。月经期间,部分女性可能会伴有下腹坠胀、腰酸、乳房胀痛等不适。
4.重要意义
月经是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反映了卵巢的功能状态,对于判断生育能力、诊断某些妇科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5.异常情况
当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或过少、痛经严重、停经等异常情况时,可能提示存在内分泌失调、妇科疾病等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总之,月经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殖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女性应该关注自己的月经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有助于维持月经的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