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处理原则包括恢复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栓塞、治疗原发病、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
1.恢复窦性心律
恢复窦性心律是房颤治疗的最佳结果。对于新发房颤且在48小时内的患者,可尝试复律。对于房颤持续时间>48小时但<7天的患者,在复律前需抗凝治疗3周,复律后再继续抗凝4周。对于房颤持续时间>7天的患者,复律前需抗凝治疗4周,复律后需抗凝3个月。对于不能复律或复律后又复发的患者,应控制心室率。
2.控制心室率
对于房颤患者,心室率控制的目标为静息时心率<110次/分,中等运动时心率<130次/分。
3.预防血栓栓塞
所有房颤患者均应接受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对于有高危血栓栓塞风险的患者,如合并心房血栓、有栓塞病史、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等,应遵医嘱使用华法林抗凝。对于低危血栓栓塞风险的患者,如年龄<65岁、无其他危险因素等,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凝。
4.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等,有助于房颤的治疗。
5.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等,有助于改善房颤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