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初期都有哪些症状

管理员 2025-07-01 08:24:02 1

肾综合征出血热初期有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害、肾脏损害等。

1.发热

起病急,发热是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一般持续3-7天。

2.全身中毒症状

患者会出现头痛、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等症状。

3.毛细血管损害

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重者似酒醉貌。眼结膜、咽部、口腔黏膜充血,轻者似酒醉貌,重者眼结膜呈片状出血,似“酒醉貌”。腋下、胸背部、软腭见到条索状或抓痕样的出血点。

4.肾脏损害

大多数患者在病程的第5-7天会出现少尿,尿量每天少于400毫升,部分患者可出现尿闭。如果出现尿蛋白、管型尿、红细胞、白细胞,甚至尿毒症,需要进行透析治疗。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的活动史和接触史,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清洁,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加强食品和饮用水的管理,预防感染。

点赞
相关资源

出血热怎么办 2025-07-01

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预防出血热需灭鼠、接种疫苗、注意个人防护,患者需及时就医并治疗。出血热即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


出血热疫苗有必要打吗? 2025-07-01

接种出血热疫苗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出血热的流行疫区接种出血热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发生,降低出血热的病死率。流行性出血热又叫做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于汉坦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鼠类进行传播。流行性出血热起病比较急,传播速度快,而且病死率也很高。


病毒性出血热要如何预防 2025-07-01

预防病毒性出血热需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加强疫情监测、改善环境卫生和国际合作等综合措施。1.控制传染源对于感染病毒性出血热的患者,应进行严格的隔离和治疗,以避免病毒传播给他人。同时,对于动物源性出血热,应加强对动物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


出血热疫苗注射后禁忌 2025-07-01

出血热疫苗注射后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包括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饮食、避免饮酒、注意观察、避免接触过敏原和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如有疑问或不适,建议及时咨询医生。1.避免剧烈运动注射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接种后的不良反应。2.注意饮食注射后应


流行性出血热有哪些表现 2025-07-01

流行性出血热是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1.发热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类似于感冒、流感或上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什么 2025-07-01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鼠类,其症状复杂多变,典型的临床过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在发热期,患者会出现高热、头痛、腰痛及眼眶痛等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随着病情


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的治疗 2025-07-01

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的治疗关键在于迅速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和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同时要注意维护重要脏器功能,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1.补充血容量迅速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输液的种类主要有晶体液、胶体液和新鲜血,以迅速扩充


出血热肾衰竭是怎么回事 2025-07-01

出血热肾衰竭是感染汉坦病毒后,病毒直接损伤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肾血管病变和肾小管酸中毒等原因引起的。1.病毒直接损伤肾脏汉坦病毒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肾脏,直接感染并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肾功能障碍。2.免疫复合物沉积病毒感染后,人体会产生免疫反应,形成免疫


出血热会人传染人吗 2025-07-01

虽然出血热在人与人之间可以传播,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动物源性传播,动物通过唾液、尿液、粪便等排泄物污染环境,人接触到这些污染物或者被鼠咬伤就可能感染病毒。此外,病毒还可能通过呼吸道吸入被鼠类排泄物污染的尘埃而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主要


出血热是什么病症状 2025-07-01

肾综合征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不同时期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1.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