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炎是指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主要症状包括下腹部疼痛、痛经、性交疼痛等,病因包括感染、宫腔手术操作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免疫力低下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
一、症状
1、下腹部疼痛多为双侧性,同时伴有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2、痛经月经来潮前会出现腹痛,越临近经期,疼痛越严重,直到月经来潮。
3、性交疼痛性交时会出现疼痛,影响性生活质量。
二、原因
1、感染主要是细菌感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此外,还有其他病原体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等。
2、宫腔手术操作后感染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等。
3、经期卫生不良月经期间不注意卫生,使用不洁卫生巾或性生活等,都可能导致病原体上行感染。
4、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如阑尾炎、腹膜炎等炎症可通过直接蔓延引起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
5、免疫力低下长期免疫力低下,容易导致病原体感染。
三、治疗
1、药物治疗主要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甲硝唑等。同时,还可配合使用中成药,如妇炎康胶囊、妇科千金片等。
2、物理治疗如激光、微波、离子透入等,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状态。
3、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输卵管卵巢切除术、粘连松解术等。
4、中医治疗中医认为附件炎主要是由于湿热下注、气滞血瘀等原因引起的,可采用中药灌肠、口服中药等方法进行治疗。
附件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输卵管堵塞、不孕等后果。因此,女性应重视附件炎的防治,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预防附件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