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代谢降低,症状取决于起病缓急,严重可出现昏迷,儿童期甲减可导致呆小症。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手术或同位素治疗后等人群易患甲减。诊断主要依靠甲状腺功能检查、自身抗体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因诊断。治疗方法为替代治疗,即左甲状腺素,需终身服药,定期复查。饮食上需适量摄入碘,避免食用致甲状腺肿食物,保持营养均衡。甲减可影响妊娠结局,备孕前应检查并治疗,妊娠期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甲减的预后与病因、病情轻重、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有关。
根据你提供的信息,以下是一篇关于甲减的严肃医疗原创
1.什么是甲减?
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
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三类。
2.甲减的症状有哪些?
甲减的症状主要取决于起病的缓急。
长期起病者,多为黏液性水肿,常出现畏寒、乏力、便秘、懒言少动、动作缓慢、浮肿、食欲减退等。
病情严重时,常出现嗜睡、精神抑郁、木僵,甚至昏迷。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心包积液,黏液性水肿面容,女性月经过多,久病者易发生不孕。
儿童期甲减,多为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称为呆小症。
3.哪些人容易得甲减?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
甲状腺手术或同位素治疗后。
碘131治疗甲亢后。
颈部及甲状腺区放疗后。
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
缺碘地区的人群。
服用某些药物,如锂剂、磺胺类药、对氨水杨酸等。
垂体或下丘脑病变。
感染、严重应激、过度劳累、怀孕等。
4.如何诊断甲减?
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游离甲状腺素(FT4)降低,提示甲减。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提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导致的甲减。
影像学检查:如甲状腺超声、甲状腺摄碘率等,可帮助了解甲状腺的形态和功能。
病因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甲减的病因。
5.甲减如何治疗?
替代治疗:左甲状腺素(L-T4)是治疗甲减的首选药物,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定期复查: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注意事项:甲减患者需要终身服药,不能自行停药或减量。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影响药物吸收的食物,如豆制品、高纤维食物等。同时,应注意保暖,避免感染,避免过度劳累。
6.甲减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适量摄入碘:甲减患者应适量摄入碘,可食用含碘盐,但不宜过量。
避免食用致甲状腺肿的食物:如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
营养均衡:饮食应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
7.甲减对妊娠的影响?
甲减可影响妊娠结局,导致流产、早产、胎儿发育迟缓等。
甲减患者在备孕前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如确诊甲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再备孕。
妊娠期甲减患者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
8.甲减的预后如何?
甲减的预后与病因、病情轻重、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有关。
原发性甲减经规范治疗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导致的甲减,病情容易反复,需要长期治疗。
严重的甲减或未及时治疗的甲减,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影响预后。
综上所述,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患者常出现畏寒、乏力、便秘、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终身服药。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育龄期女性,应在备孕前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确保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再备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