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多发生于35-50岁女性,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多关节受累、畸形,晨僵,疼痛与压痛,关节肿,还可出现类风湿结节、血管炎、肺、心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干燥综合征等关节外表现。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关节滑膜病理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性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确切病因不明,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和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其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关节表现:
多关节受累:呈对称性、多关节炎。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肘、肩、膝、踝、跖趾关节等均可累及。
多关节畸形:掌指关节向尺侧偏斜,近端指间关节过伸,远端指间关节屈曲畸形,形成“天鹅颈”样及“钮孔花”样表现。
晨僵:常达1小时以上。
疼痛与压痛:多关节、对称性、持续性疼痛。
关节肿:常见,呈对称性、梭形肿胀。
2.关节外表现:
类风湿结节: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质硬、无压痛、对称性分布。
血管炎:皮肤溃疡、指甲下出血、巩膜炎。
肺:肺间质病变、类风湿结节。
心脏:心包炎、心包积液。
神经系统:腕管综合征、周围神经炎。
血液系统:贫血、血小板增多。
干燥综合征:口干、眼干。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关节滑膜病理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性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类风湿关节炎多发生于35-50岁女性,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2-3倍。此外,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与遗传、感染、内分泌、环境等因素有关。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