耵聍是外耳道软骨部皮肤耵聍腺分泌的淡黄色黏稠物质,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耵聍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正常情况下,耵聍可以借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就会导致耵聍栓塞,引起耳部不适,以下是耵聍栓塞的常见原因和处理方法。
耵聍栓塞的常见原因:
1.耵聍分泌过多:外耳道炎、湿疹、银屑病等疾病,或外耳道长期受到刺激,如长期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外耳道耵聍冲洗等,都可能导致耵聍分泌过多。
2.耵聍排出受阻:外耳道狭窄、外耳道异物、外耳道肿瘤等,都可能导致耵聍排出受阻,从而引起耵聍栓塞。
3.其他原因:耵聍栓塞也可能与遗传、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
耵聍栓塞的处理方法:
1.较小的耵聍栓塞:如果耵聍较小,没有引起明显的耳部不适,可以先尝试使用耵聍钩或耵聍夹取出耵聍。操作时应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外耳道和鼓膜。
2.较大的耵聍栓塞:如果耵聍较大,或已经引起明显的耳部疼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先使用耵聍水等药物软化耵聍,然后再用吸引器或镊子取出耵聍。
3.难以取出的耵聍栓塞:如果耵聍栓塞较为严重,或存在外耳道狭窄等情况,可能需要在表面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外耳道冲洗或耵聍取出术。
需要注意的是,耵聍栓塞的处理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处理耵聍栓塞时,应避免自行使用棉签、挖耳勺等工具挖耳,以免损伤外耳道和鼓膜。如果耵聍栓塞引起了耳部不适,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此外,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耵聍栓塞的处理需要更加谨慎。儿童的外耳道尚未发育成熟,皮肤娇嫩,操作时应特别小心,避免损伤外耳道和鼓膜。老年人的耵聍腺分泌功能可能会下降,耵聍容易积聚,而且耳部的抵抗力也会下降,更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在处理耵聍栓塞时需要更加注意。
总之,耵聍栓塞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如果出现耵聍栓塞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和干燥,避免耵聍的形成和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