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的主要症状有便血、脱出、疼痛、瘙痒,其治疗方法有注意饮食、体育锻炼、预防便秘、注射疗法、冷冻疗法、激光疗法、超低温超高温疗法、结扎疗法。
内痔是一种位于肛门齿线以上,直肠末端黏膜下的血管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或肛管皮肤因炎症、肥大、静脉回流受阻、血栓形成所致的隆起物。其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
1.便血:内痔早期主要症状,喷射状或点滴出血,血色鲜红,可发生在便前或便后。
2.脱出:中晚期内痔主要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渐与肌层分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轻者只在大便时脱垂,便后可自行回复,重者需用手推回,更严重者是稍加腹压即脱出肛外。
3.疼痛:单纯内痔一般无疼痛,少数有坠胀感,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4.瘙痒:晚期内痔反复脱出,可引起肛门扩约肌松弛和分泌物增多,致使肛缘周围常潮湿不洁,出现瘙痒和湿疹,严重时还可引起擦摩痛和痒痛,内痔出血还可引起贫血,头晕,食欲不振,大便干燥。
内痔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注意饮食:调节饮食,多饮水,少吸烟,少饮酒,少食辛辣食品是预防及减轻内痔的重要措施。
2.体育锻炼:注意加强身体锻炼,特别是从事久坐、久立工作的人,应较多地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工间操、太极拳等,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避免内痔的发生。
3.预防便秘:正常人每日大便1次,大便时间有早、中、晚饭后的不同习惯。正常排出的大便是成形软便,不干不稀,排便时不感到排便困难,便后有轻松舒适的感觉,这表明胃肠功能良好。如果大便秘结坚硬,不仅排便困难,而且由于粪便堆积肠腔,肛门直肠血管内压力增高,血液回流障碍而使痔静脉丛曲张形成内痔。为防止大便秘结,应注意以下几点:
合理调配饮食。既可以增加食欲,纠正便秘改善胃肠功能,也可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日常饮食中可多选用蔬菜、水果、豆类等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的饮食,少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等。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健康人直肠内通常没有粪便,随晨起起床引起的直立反射,早餐引起的胃、结肠反射,结肠可产生强烈的“集团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直肠内粪便蓄积到一定量,便产生便意。所以最好能养成每天早晨定时排便的习惯,这对于预防痔病的发生,有着极重要的作用。有人认为晨起喝1杯凉开水能刺激胃肠运动,预防便秘。另外,晨起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跑步、做操、打太极拳等都可以预防便秘。当有便意时不要忍着不去大便,因为久忍大便可以引起习惯性便秘。排便时蹲厕时间过长,或看报纸、或过分用力,这些都是不良的排便习惯,应予纠正。
选择正确治疗便秘的方法。对于一般的便秘病人,可以采用合理调配饮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加以纠正。对于顽固性便秘或由于某种疾病引起的便秘,应尽早到医院诊治,切不可长期服用泻药或长期灌肠。这些方法不仅会使便秘更加严重,而且会带来不少副作用。
4.其他:内痔后期,痔核较大,质地较硬,便后脱出肛门外,不能自行回复,需用手推回或平卧、热敷后才能回复。如果痔核经常脱出,就会引起括约肌松弛,凡是遇到用力、咳嗽、行走和蹲下时,都可能脱出。内痔脱出是内痔晚期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由于痔核体积增大,排便时受到粪便的挤压,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脱出肛外。最初仅在排便时脱出,便后能自行回复。症状较重者,脱出后需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方能回复。症状更严重者,除排便时脱出外,凡用力、行走、咳嗽、喷嚏、下蹲等,都可能脱出。脱出的痔核,极易受感染,每因发炎、水肿、疼痛而发生嵌顿,以致复位困难。
5.注射疗法:将硬化萎缩注入痔的粘膜下层静脉丛的间隙内,引起化学性炎症反应,曲张的痔静脉丛也因静脉、静脉周围炎和进行纤维化而逐渐闭塞、达到使痔核硬化萎缩的目的。
6.冷冻疗法:即使用冷冻机、液态氮作冷冻剂,把痔核冻成块,让其坏死脱落。
7.激光疗法:采用CO2或YAG激光切除痔核,适用于各类痔疮。其特点是出血少。
8.超低温、超高温疗法:液氮冷冻、激光、微波、电子(包括低频、射频、电容场、电离子透入以及电动振荡)等各种治疗仪器,其治疗原理是利用超低温或超高温产生冷或热效应,振荡电离子透入生物物理效应、电场电容效应等,从而起到使病灶组织蛋白凝固、血管栓塞封闭、电灼电凝止血、切割、组织变性、坏死脱落或硬化萎缩等治疗目的,仍属于硬化和枯痔疗法类型重复再现,同手术疗法结果是相似的。
9.结扎疗法:即单纯地结扎切除痔核,可作为混合痔的初步治疗。但因结扎后局部血液供应减少,痔核易发生缺血性坏死,若脱落不及时,容易形成肛瘘。对较大的内痔的结扎应分期进行,故现在很少采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人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同时,对于内痔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内痔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