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病变程度等因素选择,治疗过程中患者需注意个人卫生,定期复查。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老年人也偶可见到。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
局部阴道灌洗及局部上药: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灌洗可用1∶5000过锰酸钾溶液,1%醋酸溶液或0.5~1%乳酸溶液。轻度表浅者可用棉签蘸5~10%碘酊或5~10%硝酸银溶液局部腐蚀糜烂面,1周1次,能促进糜烂面痊愈。但应用时须注意避免药液漏到病变区域以外的正常黏膜上。涂硝酸银后,随即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蘸擦,现已少用。局部应用抗生素(普鲁卡因、金霉素、氯霉素等)能减轻局部损害,有利于炎症的消退。
阴道侧穹窿封闭:详见其他疗法章封闭疗法。可用于慢性子宫颈炎合并子宫颈旁结缔组织炎、腰骶痛及宫颈举痛明显、严重影响性生活者。
中药洗剂:洁尔阴、妇炎洁等洗剂,均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作用,对慢性宫颈炎的多种病原体有杀伤和抑制作用。
2.物理治疗:
电熨:此法较简单,适用于糜烂程度较浅者。
冷冻疗法:是利用制冷剂,快速产生超低温,使炎症组织冻结、坏死、变性而脱落,创面经组织修复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激光治疗:是一种高温治疗,温度可达700℃以上。主要使糜烂组织炭化结痂,待痂脱落后,创面为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治疗宫颈糜烂一般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器,波长为10.6μm的红外光。治疗前的准备同电熨术。其优点除热效应外,还有压力、光化学及电磁场效应,因而在治疗上有消炎(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止痛(使组织水肿消退,减少对神经末梢的化学性和机械性刺激)及促进组织修复(增强上皮细胞的合成代谢作用,促进上皮增生,加速创面修复),故治疗后创面覆以凡士林纱条,每日更换1次,2~3周后创面可完全由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而治愈。激光治疗后患者阴道排液较多,持续时间较长,需保持外阴清洁,两个月内禁止性生活、盆浴及阴道冲洗。
红外线凝结法:乃用红外线照射,局部温度可达1000℃以上。主要使糜烂的组织炭化结痂,待痂脱落后,创面为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治疗后阴道流液较多,持续2~3周。
3.手术治疗:
宫颈锥形切除术:对重症糜烂,糜烂面较深及乳头状糜烂或用上述各种治疗方法久治不愈的患者均适用。缺点是宫颈被切除一部后,宫颈的结构及分泌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对今后的分娩可能有不利影响。
全子宫切除术:对年龄较大,已无生育要求或久治不愈者,可行子宫全切术。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如年龄、生育要求、病变程度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过度劳累和性生活。同时,定期复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