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胎盘卒中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主要由血管病变、机械性因素、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等原因引起,可导致产妇大出血、休克、DIC、急性肾衰等,严重威胁母儿生命。预防方法包括定期产前检查、注意休息、避免腹部外伤和及时就医。
子宫胎盘卒中是指在胎盘早剥的基础上,子宫胎盘卒中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若处理不及时,可导致产妇大出血、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衰等,严重威胁母儿生命。以下是关于子宫胎盘卒中的一些信息:
1.原因:
血管病变:孕妇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脏疾病等血管病变,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阻塞胎盘绒毛间隙,影响胎盘血液供应。
机械性因素:孕妇腹部受到直接撞击、挤压、摔倒等机械性因素,可导致腹部血管破裂,胎盘剥离,引起子宫胎盘卒中。
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子宫强烈收缩,可导致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胎盘内静脉淤血,血管破裂,引起子宫胎盘卒中。
其他:孕妇年龄过大、多胎妊娠、吸烟等因素,也可增加子宫胎盘卒中的发生风险。
2.症状:
腹痛:子宫胎盘卒中后,孕妇可出现持续性腹痛,且逐渐加重。
阴道出血:出血量通常较多,且颜色鲜红。
休克:由于大量出血,孕妇可出现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
其他:部分孕妇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3.诊断:
病史:医生会询问孕妇的病史,了解是否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脏疾病、腹部外伤等高危因素。
症状:根据孕妇的症状,如腹痛、阴道出血、休克等,怀疑子宫胎盘卒中。
辅助检查:医生会通过B超、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4.治疗:
一般治疗:立即停止妊娠,吸氧,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
子宫按摩:用手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宫腔填塞:对于出血较多的患者,可采用宫腔填塞的方法止血。
手术治疗:若子宫胎盘卒中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需行子宫切除术。
5.预防:
定期产前检查: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脏疾病等高危因素。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腹部外伤: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腹部,避免受到外伤。
及时就医:孕妇在孕期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延误。
总之,子宫胎盘卒中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孕妇应重视产前检查,积极治疗高危因素,避免腹部外伤,一旦出现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