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中的血脂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其临床意义各不相同,血脂检查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解读结果时需综合判断,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一般血常规检查中检测的血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总胆固醇(TC):
正常参考值:合适范围<5.2mmol/L;边缘升高5.23~5.69mmol/L;升高≥5.72mmol/L。
临床意义:总胆固醇升高可见于家族性高TC血症、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Ⅲ型高脂蛋白血症、Ⅳ型高脂蛋白血症、Ⅴ型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肾透析、胆总管阻塞、黏液性水肿等。总胆固醇降低可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贫血、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病、严重感染、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等。
2.甘油三酯(TG):
正常参考值:0.45~1.69mmol/L。
临床意义:甘油三酯升高见于家族性高TG血症、Ⅳ型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糖原累积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甘油三酯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肝功能严重低下等。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正常参考值:男性0.96~1.55mmol/L;女性0.90~1.91mmol/L。
临床意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见于急、慢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高胰岛素血症、肥胖症等。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正常参考值:2.07~3.12mmol/L。
临床意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见于无β-脂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需要注意的是,血脂检查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饮食、运动、药物等。因此,在解读血脂检查结果时,应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如果发现血脂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儿童等,血脂的正常参考值可能会有所不同。在进行血脂检查前,应咨询医生,了解相关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