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主要原因包括肛腺感染、局部损伤、医源性因素、免疫功能低下等,久坐、久站、便秘等也可增加发病风险。
肛周脓肿是一种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引起肛周脓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感染性因素:
肛腺感染:肛腺开口于肛管直肠交界处的肛窦内,肛窦易受损伤或发生炎症,感染后可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扩散,是引起肛周脓肿的主要原因。
局部损伤:来自肠道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可经损伤处进入肛腺,引起感染,形成肛周脓肿。
其他:还可因肛裂、痔疮等肛管直肠疾病引起感染,导致肛周脓肿。
2.医源性因素:
内痔注射误入肌层或合并感染,引起黏膜下脓肿。
直肠周围手术,尤其是肛瘘手术,不注意无菌操作,可引起术后感染,形成肛周脓肿。
3.免疫功能低下:
全身或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白血病、艾滋病等患者,易发生肛周脓肿。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肛周脓肿的发病风险。
4.其他因素:
遗传因素:某些肛周脓肿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生活习惯:久坐、久站、长期便秘等,可导致肛周血液循环不畅,易发生感染,引起肛周脓肿。
其他肛肠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并发肛周脓肿。
总之,肛周脓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感染性因素、医源性因素、免疫功能低下、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等。预防肛周脓肿的发生,应注意保持肛门局部清洁,避免感染,积极治疗肛窦炎、肛裂等肛肠疾病,避免久坐、久站等。如出现肛周脓肿,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