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包括经口摄食不足或不能、胃肠道疾病、代谢性疾病及其他情况,禁忌证为肠梗阻等,常见并发症有胃肠道等方面,注意事项包括选择合适制剂、控制输注速度和温度等,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
肠内营养是指通过口服或管饲等方式,将营养物质供给患者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以下是肠内营养的适应症、禁忌证、常见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1.适应症:
经口摄食不足或不能经口摄食者,如昏迷、口腔或咽喉疾病、头颈部肿瘤等。
胃肠道疾病,如短肠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胃瘫等。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胰腺炎等。
其他,如肿瘤放化疗期间、术前准备、术后营养支持等。
2.禁忌证:
肠梗阻。
严重的肠道炎症。
严重的腹泻或吸收不良。
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
急性胰腺炎恢复期。
3.常见并发症:
胃肠道并发症,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机械并发症,如管道堵塞、误吸等。
代谢并发症,如高血糖、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
感染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等。
4.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进行个体化选择。
控制输注速度和温度,避免过快或过冷过热。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耐受性,根据情况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注意管道护理,保持管道通畅,预防感染。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衰退,对营养的需求和耐受性可能较低,应特别关注。
儿童:需要根据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和喂养方式。
糖尿病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时需要注意控制血糖,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应注意营养支持的安全性,避免感染。
总之,肠内营养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支持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以确保营养支持的安全和有效。同时,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