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与克罗恩病可通过临床表现、内镜表现、病理表现、治疗等方面进行鉴别,必要时可行手术探查及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均可引起腹痛、腹泻、腹部肿块等症状,且两者均可并发肠梗阻,故二者较难鉴别。但克罗恩病好发于回肠末端与邻近右侧结肠,而肠结核主要位于回盲部,且两者在临床表现、内镜表现、病理表现、治疗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故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鉴别。
临床表现:肠结核多见于青壮年,常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克罗恩病多无发热,且青壮年、老年人均可发病。
内镜表现:肠结核结肠镜下多表现为回盲部的炎症、溃疡,黏膜呈铺路石样改变;克罗恩病则主要表现为纵行溃疡、鹅卵石样改变,病变多累及回肠末段与邻近右侧结肠。
病理表现:肠结核病理多为干酪样坏死,可见Langhans多核巨细胞;克罗恩病病理多为非干酪样肉芽肿,且病变呈节段性分布。
治疗:肠结核主要为抗结核治疗;克罗恩病则主要为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此外,肠结核与克罗恩病还可能并存,故在诊断时需仔细鉴别,必要时可行手术探查及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