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罗阿丝虫病?

谢艳飞 2025-09-10 10:52:15 4

  罗阿丝虫病是经过斑虻虫传播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人是罗阿丝虫的惟一宿主。该寄生虫病临床上可表现:为局部肿胀伴不同程度的瘙痒,故该病的治疗分为以下方面。农村地区应加强牲畜的管理,及时清理堆积的垃圾,防止虻虫滋生。瘙痒的情况可以酌情口服抗过敏止痒药物,如左西替利嗪或地氯雷他定,控制瘙痒,防止因过度搔抓造成继发性皮肤感染。另一方面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杀虫药物,比如乙胺嗪,该药对微丝蚴和成虫均有治疗作用。正常情况下可口服20日,若皮肤局部肿块不多可以选择手术切除。

点赞
相关资源

慢性胆囊炎并罗阿氏窦危害大吗 2025-09-10

慢性胆囊炎并罗阿氏窦危害大,可致胆囊积脓、穿孔、腹膜炎,增加胆囊癌风险,需积极治疗,包括药物和手术,饮食调整和定期复查也很重要。 慢性胆囊炎并罗阿氏窦的危害较大,需要引起重视。 罗阿氏窦是胆囊颈部的一种先天性憩室,当发生炎症时,容易导致胆囊积脓、穿孔,甚至引


罗阿丝虫病是怎么引起的 2025-09-10

罗阿丝虫病主要是因为感染罗阿丝虫引起的,患者被罗阿丝虫的中间宿主斑虻叮咬后导致感染,成虫可寄生在皮下组织,同时雌虫可产出微丝蚴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幼虫随着血液循环进入体内的器官、组织中可导致病变。患者平时应该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皮肤裸露增加斑虻叮咬的几率。


罗阿丝虫病是怎么引起的? 2025-09-10

  罗阿丝虫病是由罗阿丝虫感染所造成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本病是由寄生在人体内的罗阿丝虫造成,成虫寄生在人体的皮下组织或筋膜层,雌虫产生微丝蚴并进入血液。当中间宿主斑虻叮咬病人时微丝蚴进入斑虻体内,大多数移行至斑虻腹部脂肪体,少部分到达胸部或头部脂肪体,1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