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g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造成烧心等表现,并可造成食管炎、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本病是一种多见病,在西方国家较多,人群中约7%—15%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女均可发病,中年人居多。和西方国家比,该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造成误诊。临床表现有:食管症状1、典型症状:烧心和反流反流:胃内容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入咽部或口腔的感觉,含酸味或仅为酸水时称反酸。烧心: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延伸。烧心和反流常在餐后1小时表现出,卧位、弯腰或腹腔压力增高是可加重,部分病人烧心和反流症状可在夜间入睡时发生。2、非典型症状:胸痛、间歇性吞咽困难胸痛 :由反流物刺激食管造成,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酷似心绞痛。吞咽困难:可能是食管痉挛或功能紊乱导致的,症状呈间歇性;也可能是食管狭窄造成。食管外症状1、咽喉炎:夜间口干、口苦,咽喉部异物感等。2、慢性咳嗽、哮喘、吸入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部分胃食管反流病首发或者唯一的症状表现就是痉挛性咳嗽或者哮喘频发,皆是由反流物吸入支气管导致的。3、 癔球症。治疗方式以PPI为主进行抑酸治疗,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胃食管反流病具有慢性复发倾向,停药半年复发率70%—80%。所以,为减少复发,造成并发症,有必要考虑维持治疗。病人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1.睡眠时床头抬高15-20cm(单纯垫高床头无效)。2.睡前2小时禁食,餐后不宜立即卧床。3.戒烟、禁酒。4.减少造成腹压增高的因素:肥胖、便秘、束腰。5.防止能使LES压力下降的食物:高脂、巧克力、咖啡、浓茶。6.防止能使LES压力下降的药物,如胰泌素、胰高糖素、钙通道拮抗剂等。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管理、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1.生活方式调整如抬高床头、避免餐后立即平卧、睡前3小时内不进食、避免穿紧身衣服、减少增加腹压的因素等,以减少反流发生。同时,保持适当体重和适量运动。2.饮食管理避免食用辛辣、油
宝宝胃食管反流症状通常包括呕吐、拒食、哭闹不安、体重增长缓慢等。1、呕吐宝宝可能会出现频繁或剧烈的呕吐,尤其在进食后更为明显。呕吐物可能包含未消化的奶液或其他食物。2、拒食由于反流引起的不适感,宝宝可能会拒绝进食,表现出食欲不振或厌食的症状。3、哭闹不安反流
巴雷特食管是否容易癌变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长期的GERD症状、食管反流的严重程度、食管黏膜损伤的程度、年龄、吸烟、饮酒、肥胖、家族史等。控制GERD症状、定期进行内镜检查和随访、早发现和早治疗是降低巴雷特食管癌变风险的重要措施。1.巴雷特食管的定义和风险巴雷特食管是
气管食管瘘造影检查的准确性较高,但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需结合其他检查,医生经验也很重要。1.检查原理:气管食管瘘造影检查通过向气管和食管内注入造影剂,然后进行X线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以观察造影剂在气管和食管内的分布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瘘管及瘘管的特征。2.准确
食管异物是一种常见的急症,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了解食管异物最易停留的部位对于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食管异物最易停留在食管的三个生理狭窄处。一、食管的生理狭窄处1.食管入口:即食管与咽部相连的部位,是食管最狭窄的地方,也是异物最容易
食管CT检查对食管癌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但不能确诊食管癌。1.食管CT检查的作用:检测食管癌的位置和长度:CT可以帮助医生确定食管癌的位置,了解肿瘤侵犯食管壁的深度以及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评估淋巴结转移:通过CT检查可以观察食管周围的淋巴结是否肿大,有助于判断淋巴结是
2个月宝宝总往上反奶咽下去,这种情况可能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及(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由于宝宝的食管下括约肌发育尚不成熟,胃又呈水平位,因此容易出现食物反流的现象。当宝宝吃奶时,如果吞咽了过多空气,或者喂奶后立即
正确的婴儿胃食管反流护理方法包括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减少反流、注意喂养方式、保持口腔卫生等。1.体位护理可以将床头抬高30度,喂奶后保持安静勿动,有助于防止反流。2.饮食护理少量多餐,避免过饱,避免食用高脂肪、巧克力、咖啡、茶等食物。3.减少反流喂奶后及时拍嗝,帮
食管堵得慌、胸闷可能是食管炎、食管狭窄、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或胃炎、心脏疾病所致。1.食管炎食管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可能导致食管堵塞感和胸闷。除了食管堵得慌、胸闷,还可能伴有烧心、反流、疼痛等症状。2.食管狭窄食管壁增厚或管腔变窄,可引起食物通过困难和堵塞感。此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1.药物治疗:血管加压素:通过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静脉血流,从而降低门静脉压,止血效果肯定,但不良反应较多,如腹痛、血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