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后咳嗽厉害是什么原因

管理员 2025-07-16 08:05:14 1

退烧后咳嗽症状明显可能是因为呼吸道被感染了,退烧只是把身体的温度降下来了,但是呼吸道里还存在炎症。病原体侵入体内首先引起发烧现象,通过物理降温,吃药退烧,使得身体温度得到正常值,但是呼吸系统里的炎症没办法通过降温将其杀死,所以表现出退烧后咳嗽症状越来越明显。

咳嗽的病因很多种,多数患者会反复发作。身体吸入花粉,尘土等异物,在呼吸道中无法自行退去,呼吸道被细菌病毒感染导致发炎,引起严重咳嗽,被病毒微生物侵入生体内首先会出现发烧,退烧后呼吸道中炎症没有被控制住,就会出现咳嗽。有些患者炎症较为严重的,还会伴有咳出浓痰甚至咳出血丝,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部分患者由于平时饮食不当也会出现咳嗽,退烧后使用鱼虾等刺激性辛辣食物,再次刺激到呼吸道,引发咳嗽加重,有些婴幼儿患者体质敏感,对此类食物过敏,也会表现出咳嗽。患者退烧后也不可大意,注意保暖,身体的各项机能在退烧后还没有完全修复,此时应当注意保暖,避免病情更加严重,咳嗽也是将病原物排出体外的一个过程,所以一般退烧过后出现咳嗽也属正常现象。

点赞
相关资源

尼美舒利颗粒为什么退烧那么快 2025-07-16

退烧即退热,尼美舒利颗粒退热快是因为该药属于非甾体抗炎药,能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减少前列腺素E1合成,使体温调定点下移,从而增加身体散热。同时,在发热状态下,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药物更容易地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尼美舒利颗粒与布


小孩退烧后35摄氏度会持续多久 2025-07-16

退烧即退热,小孩退热后35摄氏度会持续3-5天。发热时小孩可能会大量出汗,导致体液流失和热量散失,从而使体温下降。如果小孩身体素质较好,恢复能力较强,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如3天左右恢复正常。若小孩身体比较虚弱,恢复能力较差,体温偏低的状态可能会持续5天左右。家长应


宝宝正在退烧的症状 2025-07-16

宝宝正在退烧的症状包括体温逐步下降、排汗增多、精神状态改善、食欲恢复、睡眠安稳等。1.体温逐步下降这是退烧直观的表现。家长可以通过体温计定时测量宝宝的体温,观察到数值逐渐降低,从原本的高热状态慢慢向正常范围靠近。2.排汗增多退烧过程中,宝宝的身体会通过排汗来释


小孩发烧捂汗能退烧吗 2025-07-16

小孩发烧时,捂汗并不能有效退烧,反而可能带来不良后果。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过度捂汗会影响身体的散热,使体温无法正常下降,甚至可能进一步升高,引发热性惊厥等危险情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给孩子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适当减少衣物,


宝宝高烧怎么退烧快 2025-07-16

宝宝高烧时,可服用退烧药、物理降温、保持适当环境温度、多喝水等方法解决。1.服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按照药品说明书的剂量和使用方法服用。2.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使用退热贴。3.保持适当环境温度给宝宝穿着宽松透气的衣


宝宝反复吃布洛芬退烧可以吗 2025-07-16

宝宝反复吃布洛芬退烧是不可以的,可能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伤害。布洛芬是一种常用的退烧药,一般建议宝宝体温超过38.5C时服用。如果宝宝体温反复升高,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同时,需要注意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退烧药,不要自行增加剂量或频率


宝宝退烧后两天还是没精神怎么办 2025-07-16

宝宝退烧后两天还是没精神,一般可以采取适当休息、补充营养、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措施。1.适当休息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时间,减少活动量,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2.补充营养提供易于消化吸收且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稀饭、蒸蛋羹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恢


直肠给药退烧对宝宝有什么副作用 2025-07-16

直肠给药退烧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副作用和风险。直肠给药退烧的主要成分通常是一些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这些药物可以通过直肠黏膜吸收,快速起效,减轻发热症状。然而,直肠给药退烧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肠道刺激、局部疼痛


婴儿退烧贴要贴多久 2025-07-16

婴儿退烧贴是一种常见的物理降温产品,通常用于缓解婴儿发热引起的不适。以下是关于婴儿退烧贴的一些重要信息:一、功效与作用1.物理降温:通过凝胶层中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从而降低皮肤温度,起到退烧的作用。2.缓解不适:可以减轻婴儿因发热引起的头痛、肌肉疼痛等不适症


小孩37.8度怎么快速退烧 2025-07-16

小孩发烧37.8C时,可采取松解衣物、多喝水、温水擦拭等物理方法降温,如持续升高或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1.观察体温首先,需要测量小孩的体温,以确保准确了解体温变化。可以使用电子体温计或水银体温计进行测量。测量时应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2.保持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