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车,一般指晕动病。晕动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视觉与本体感觉冲突、激素因素、环境因素、前庭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可以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适应性训练、生活管理等方式来改善。
一.原因
1.遗传因素晕动病具有遗传规律,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患有晕动病的家族中,每代都可能出现晕动病者,且男女患病概率大致相等。
2.视觉与本体感觉冲突当视觉信息与本体感觉,比如身体位置和运动状态不一致时,大脑可能接收到冲突的信号,导致晕动病的发生。即乘船时,视觉可能感受到船舱内物体的静止,而前庭系统却感受到船体的晃动。
3.激素因素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能更容易出现晕动病的症状。
4.环境因素高湿、高温、噪音、通风不良等环境因素,以及过度紧张、睡眠不足等生理状态,都可能诱发或加重晕动病的症状。
5.前庭功能异常前庭器官是人体平衡的重要感受器,当乘坐交通工具时,如汽车、轮船等,剧烈的颠簸、旋转等运动可能导致前庭功能暂时紊乱,引发晕动病。
二.治疗
1.一般治疗发病时,患者应闭目仰卧,或保持头部紧靠在固定椅背上,避免大幅度摇摆。同时,应确保环境安静、通风良好,并停止看书、看手机等行为。
2.药物治疗患者可以遵医嘱选用抗组胺药,比如西替利嗪、苯海拉明、依巴斯汀等药物治疗,以防治晕动病。对于出现呕吐症状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氧氯普胺、维生素B12、异丙嗪等药物治疗,缓解呕吐症状。
3.适应性训练患者可以接受适应性训练,有意识地做些含有摇摆及旋转的运动,通过反复置身于运动环境下,促使身体逐渐适应运动刺激,减轻发病症状。
4.生活管理晕动病患者在乘坐交通工具前,避免过饱或过饿,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和酒精。还需确保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以帮助减轻晕动病的症状。
晕动病的治疗方法因个体差异而异,建议根据患者前往医院就诊,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遵医嘱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避免擅自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