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出乳白色的尿一般是天气寒冷、丝虫病感染、膀胱炎、高尿酸血症以及前列腺炎等因素所致,需针对具体原因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1.天气寒冷
因为儿童的肾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寒冷季节,儿童的尿液中磷酸盐、碳酸盐等盐类物质的排泄增加,这些盐类在尿液中析出,使尿液呈现乳白色。
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肾脏功能逐渐完善,这种情况会自然消失。
2.丝虫病感染
丝虫在淋巴系统内寄生繁殖,造成淋巴管的损伤和阻塞,就会导致淋巴液进入尿液中,使患者的尿液如同牛奶一样呈乳白色,医学称之为乳糜尿。
对丝虫病感染引起的乳糜尿,患者应遵医嘱使用乙胺嗪、伊维菌素、呋喃嘧酮等抗丝虫药物进行治疗,改善病情。
3.膀胱炎
若本身患有膀胱炎,当细菌侵入泌尿系统,在尿路中大量繁殖并引发炎症反应时,会导致白细胞聚集并渗出到尿液中,使尿液呈现乳白色。
患者应根据尿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药物为阿奇霉素、甲硝唑、庆大霉素等;对于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山莨菪碱、阿托品、西托溴铵等解痉止痛药物进行缓解。
4.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会导致尿液中的尿酸浓度过高,形成结晶析出所致。当人体饮水过少,尿液浓缩时,这些物质的浓度超出其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就会形成结晶。尿液可呈现为乳白色混浊状,有时在容器底部还能看到细小的结晶颗粒。
患者需遵医嘱使用苯溴马隆、丙磺舒、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进行治疗,多饮水是预防和治疗结晶尿的关键。通过增加饮水量,可以稀释尿液,降低尿液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减少结晶的形成。
5.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的疾病,炎症刺激可导致前列腺液分泌增多,混入尿液中,使尿液呈现乳白色。久坐、酗酒、长期憋尿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诱发前列腺炎。患者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不尽、会阴部坠胀等症状。
针对细菌性前列腺炎,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药物为阿奇霉素、庆大霉素、甲硝唑等,微波、射频等物理治疗,可促进前列腺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出现尿出乳白色的尿的表现,需及时就医检查,针对具体原因规范治疗,同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如前列腺炎患者应避免久坐、憋尿、酗酒等,结晶尿的患者应避免过多摄入动物内脏、海鲜、菠菜等含尿酸、草酸钙等物质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