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注射操作方法包括穿刺进针、确认穿刺成功、注射药物。
1.穿刺进针
使用7号短针,以45°角刺入皮肤及尾骶韧带。当遇到明显阻力并消失时,有明显落空感,此时再将针尾向尾侧方向倾斜,沿骶管轴线方向斜行缓慢进针约2cm。期间需保持穿刺针与皮肤的角度在30°-40°之间。
2.确认穿刺成功
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推注无阻力,局部无隆起,表明穿刺成功。此时可注入5-10ml空气,体验有无阻力,同时轻压骶部皮肤,以感觉有无皮下空气窜动,进一步确认穿刺位置。
3.注射药物
确认穿刺成功后,即可注射治疗药物。一般注药量约为20-30ml,稍多于30ml的药液足以达到病变部位,并能起到液压剥离的作用。药物的选择需根据具体病情遵医嘱而定,可包含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药物,比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甲钴胺等。
在操作时应确保穿刺点准确无误,避免误伤其他组织。全程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及椎管感染。注射完毕后,患者应卧床休息半小时以上,观察有无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