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的病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病,这些疾病长期存在会导致肺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进而影响肺循环。长期缺氧和高碳酸血症会引起肺血管收缩、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随着肺动脉高压的持续进展,右心室为克服增高的阻力而逐渐肥厚、扩张。同时,由于右心功能的下降,会出现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如下肢水肿、肝大等。
患者可有咳嗽、咳痰、气促等肺部症状,同时伴有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右心衰竭的症状。在体格检查中,可发现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等体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和管理,定期复查,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戒烟、避免劳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