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是一种生理指标,而糖尿病是一种疾病状态。了解血糖的变化对于早期发现糖尿病、预防并发症以及指导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表现。当人体摄入食物后,碳水化合物会被消化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使血糖升高,随后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从而使血糖下降,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血糖过低或过高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低血糖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高血糖若长期持续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
糖尿病则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使血糖不能被有效调节和利用,从而出现持续的高血糖状态。糖尿病有不同的类型,如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等原因导致胰岛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则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常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对于普通人群,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有助于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而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