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膜正常厚度是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一般来说,增殖期内膜厚度约为3-5毫米,分泌期内膜厚度约为6-14毫米。
月经周期中,随着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内膜逐渐增厚,进入增殖期;排卵后,在孕激素作用下,内膜进一步增厚并出现分泌现象,进入分泌期。这是内膜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的过程,如果没有受孕,内膜则会剥脱形成月经。
不同时期的具体厚度范围,增殖期早期,内膜较薄,约3-4毫米;随着增殖期进展,厚度逐渐增加到5毫米左右;分泌期,内膜在孕激素影响下继续增厚,可达到6-14毫米,为受精卵提供良好的着床环境。
除了月经周期阶段,年龄、激素水平、疾病等都可能影响内膜厚度,例如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绝经后,内膜会逐渐变薄;内分泌紊乱可能导致内膜异常增厚或变薄;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癌等疾病也会使内膜厚度发生改变。
内膜过薄可能导致受孕困难或增加流产风险;内膜过厚可能提示存在病理情况,如子宫内膜增生、息肉甚至恶性病变等,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评估,如宫腔镜检查、病理活检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