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起大疙瘩可能是疖肿、痈、皮脂腺囊肿、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或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
1、疖肿
是一种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面部、颈部和臀部等。初期表现为局部皮肤的红肿、疼痛,随后逐渐隆起,形成圆锥形的硬结,顶部出现黄白色的脓头。脓液排出后,炎症逐渐消退,疖肿可自行愈合。
2、痈
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多个疖肿融合而成。痈的炎症范围更大,疼痛更剧烈,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3、皮脂腺囊肿
是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皮脂腺囊肿好发于头皮和颜面部,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有时会出现感染,导致局部红肿、疼痛。
4、脂肪瘤
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脂肪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有脂肪的部位,背部也不例外。脂肪瘤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质地柔软,边界清楚,生长缓慢。
5、纤维瘤
是一种良性肿瘤,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纤维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背部也不例外。纤维瘤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质地较硬,边界清楚,生长缓慢。
6、血管瘤
是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背部血管瘤可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的斑块、结节或肿块,通常在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逐渐增大。
7、神经纤维瘤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牛奶咖啡斑和周围神经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背部神经纤维瘤可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皮下结节或肿块,有时会伴有疼痛、麻木等症状。
8、恶性肿瘤
如皮肤癌、淋巴瘤等,也可导致背部出现肿块。但这些肿瘤通常会伴有其他症状,如消瘦、乏力、发热等。
如果发现后背起了个大疙瘩,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疙瘩的大小、形状、质地、颜色、疼痛等情况,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B超、CT等,明确疙瘩的性质,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