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受损时,可能出现黄疸、疲劳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不适或疼痛、出血倾向、内分泌紊乱等症状。
1.黄疸
胆红素代谢异常可导致皮肤、巩膜黄染。肝脏受损后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下降,使得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出现黄疸现象。
2.疲劳乏力
由于肝功能下降,身体的能量代谢受到影响,不能有效地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导致患者容易感到疲倦、无力。
3.食欲不振
肝脏参与消化功能,肝功能受损会影响胆汁分泌和排泄,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引起胃肠道不适症状。
4.腹胀
除了消化功能受影响导致腹胀外,肝功能异常还可能引起腹水形成,导致腹胀加重。
5.肝区不适或疼痛
肝脏本身病变或其周围组织的异常可能使患者感觉到肝区不适或疼痛。
6.出血倾向
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可导致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异常出血表现。
7.内分泌紊乱
可能出现性激素失衡,男性可表现为性欲减退、睾丸萎缩等,女性可能有月经失调等;还可能有蜘蛛痣、肝掌等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都同时出现,且可能因肝功能受损的程度和原因不同而有所差异。当出现上述症状或怀疑肝功能受损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肝脏的保护非常重要,如避免饮酒、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避免滥用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