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房颤的治疗原则包括恢复窦性心律、控制快速心室率、防止血栓形成、治疗原发病和定期随访。
1.恢复窦性心律
对于首次发作的房颤且在48小时内,如果患者无转复禁忌证,可尝试进行复律治疗。对于不能自行转复的房颤患者,可应用药物或电击的方法进行复律。
2.控制快速心室率
对于房颤患者,心室率控制较为重要,目标是使静息心率控制在60~80次/分,而对于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心室率应控制在休息时90次/分左右,活动后110次/分左右。
3.防止血栓形成
房颤患者的心房失去了有效的收缩功能,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栓子脱落后可随血流栓塞其他部位,如脑、四肢、肠系膜等,导致相应组织器官梗死。因此,所有房颤患者均需接受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4.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引起房颤的原发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梗死等。
5.定期随访
房颤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