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小针刀治疗主要包括明确诊断与定点、小针刀操作、术后护理、注意事项等步骤。
1、明确诊断与定点
首先,需要明确诊断骨质增生的具体部位、所在组织层次及深浅,特别是该处的局部解剖关系。然后以浅在骨突作为定位标志,推测病变于体表的投影点,选定主要真性压痛点或穴位作为进针刀的定点。
2、小针刀操作
在定点后,进行常规消毒,随后使用小针刀刺入炎症的局部。根据病情,可以采用切割、松解、剥离等方法,将病变部位进行处理,以解除局部的压迫和粘连。小针刀的治疗创口小,不易感染,不用缝合。
3、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需暂留观察一段时间,确认无异常反应后方可离开。在术后24-48小时内,避免治疗部位沾水以防感染,并避免局部热敷和推拿,以免加重水肿和血肿。
4、注意事项
小针刀治疗需正确合理的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同时,在治疗后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全身状态和整体情况,对精神紧张和身体虚弱病人,应防止晕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