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主观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人格的相对稳定性、社会功能的完整性等方面。
1.主观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
心理正常的人能够将内在的心理活动与外在的环境保持一致,能够根据客观现实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而心理异常的人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无法区分主观和客观。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
心理正常的人能够保持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例如,一个人在高兴的时候会笑,在悲伤的时候会哭。而心理异常的人可能会出现情绪与认知、行为的不匹配。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心理正常的人其人格特征相对稳定,不会出现突然的改变。而心理异常的人可能会出现人格改变,例如原本开朗的人变得孤僻、冷漠。
4.社会功能的完整性
心理正常的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能够正常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而心理异常的人可能会出现社交退缩、工作能力下降等问题,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