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患梅毒表现包括皮肤黏膜损害、肝脾肿大与淋巴结肿大、骨骼损害、黄疸与全身症状等。
1、皮肤黏膜损害
新生儿患梅毒后,常在出生后2-3周出现皮肤黏膜损害,表现为全身散在的斑丘疹、红斑、水疱等,尤其在手掌、足底等部位较为常见。这些皮疹可逐渐破溃、结痂,形成特征性的梅毒疹。
2、肝脾肿大与淋巴结肿大
新生儿梅毒患儿可能出现肝脾肿大,这与梅毒感染导致的脏器炎症和功能异常有关。同时,全身淋巴结也可能肿大,尤其是滑车上淋巴结肿大。
3、骨骼损害
约90%的梅毒患儿在出生后数周可能出现骨骼损害,长骨的干骺端易受累。患儿常因剧痛造成肢体“假性瘫痪”,X线检查可发现长骨骨骺端出现横行透亮带。
4、黄疸与全身症状
新生儿梅毒患儿可能出现黄疸,且较难消退,这是肝功能受影响的表现之一。此外,患儿还可能出现发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贫血、低血糖等全身症状。
建议家长一旦发现新生儿有疑似梅毒的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医生会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母亲病史等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并尽早开始规范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