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有烧灼感可能与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胆汁反流性胃炎等因素相关,需要根据病因给予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如下:
1、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是由胃液分泌过多,胃液中的胃酸消化腐蚀十二指肠黏膜所形成的炎性破损,胃反酸时,可导致患者胃部、胸骨后出现烧灼或发热的感觉。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遵医嘱保持规律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劳累过度,合理饮食,不吃任何刺激性食物,积极戒烟戒酒等,有助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缓解胃部烧灼感。症状明显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铝碳酸镁等药物,起到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2、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是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典型症状为胃烧灼感,和胃反流物刺激食管有关,多在饭后1小时左右出现,吃过酸的食物会使之加重。
胃食管反流患者应科学控制体重,规律饮食,不吃可能诱发反流症状的食物,睡觉时适当抬高床头,有助于控制病情,缓解胃部烧灼感。但单纯地改变生活方式无法治愈本病,患者还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使用硫糖铝、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药物保护胃黏膜,减轻胃部烧灼感。如果不愿意长期用药,可以考虑做抗反流手术。
3、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指胆汁、胰液等从十二指肠反流进胃并对胃黏膜造成损伤,精神心理、药物影响、肝胆胰疾病、糖尿病等均可引起胆汁反流,刺激、损伤胃黏膜,导致胃部有烧灼感,无规律性。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患病期间要注意避免吃熏制和腌制类的食物,适当多吃新鲜、清淡、富含营养类的食物,不可暴饮暴食、饮食油腻,以免加重病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瑞巴派特、米索前列醇、铝碳酸镁等胃黏膜保护剂,既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道保护层,也可以吸附反流进胃的胆汁,从而减轻胃部灼烧感;使用伊托必利、莫沙必利、西沙必利等药物,可得到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反流和胆汁存留在胃内的时间的疗效。对于症状严重,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可选择胃空肠Roux-en-Y术、毕I式手术等,以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
除了以上因素外,胃部有烧灼感可能和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有关。建议患者积极就诊,查明病因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