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受凉想吐吐不出来可能与寒凉刺激、胃肠型感冒、细菌性肠炎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疾病详情和治疗方式如下:
1、寒凉刺激
多与气温骤降、穿衣过少、空调温度过低等因素有关,受寒凉刺激影响,可导致胃肠蠕动加快,引起胃肠道痉挛,进而感觉到恶心,以至于想吐却吐不出来。一般休息一段时间后可以缓解,不用过于担心。
家长平时需要注意小孩的保暖,应及时根据外界温度变化,给小孩添加衣物,同时还需要保持适宜的室温,有助于减少寒凉刺激,缓解不适。
2、胃肠型感冒
小孩受凉后,由于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侵袭,引发胃肠型感冒,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使食物滞留时间延长,引起胃肠道内压力升高,也会出现恶心、想吐的症状。但如果胃内没有食物,通常吐不出来。
患病期间,家长应督促小孩多休息,避免过度活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辣椒、胡椒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减轻胃肠刺激,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症状较明显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健胃消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起到促进食物消化的作用;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口服液、金莲花颗粒以及双黄连口服液等药物治疗,以达到抗病毒的作用。
3、细菌性肠炎
由于自身免疫力下降,还容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有害菌群滋生或外界细菌侵袭,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引发细菌性肠炎,持续刺激肠黏膜,并将刺激信号传入呕吐中枢,从而感觉到想吐,但又吐不出来。
家长应尽量将小孩转移至安静和比较昏暗的环境休息,以减少外界因素刺激,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还可以适当多喝些温水,有助于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已经确诊为细菌性肠炎的小孩,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阿奇霉素、青霉素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起到抑菌、杀菌的作用;肠道菌群紊乱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进行治疗,起到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
除上述因素外,该症状还可能与胆囊炎、胰腺炎、胃溃疡等疾病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就医检查治疗,以提高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