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月经期间因为霉菌感染而感到阴道或外阴非常痒,可以通过注意经期卫生、调整饮食、口服药物等方法改善。
1.注意经期卫生
月经期间要勤换卫生巾、内裤,每日使用温水清洗会阴部,保持外阴的干燥和清洁,但要注意避免冲洗阴道,以免破坏阴道内的微生态环境。换洗的内裤需放在太阳下暴晒,有助于通过紫外线杀灭病菌,感染期间还需要注意避免性生活。
2.调整饮食
月经期间不要进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烧烤、火锅、海鲜、炸鸡等,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苹果、橙子、橘子、猕猴桃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促进身体恢复。
3.口服药物
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等药物进行抗霉菌治疗。具体用药疗程需要遵医嘱执行,避免自行更改药物服用剂量以及方法,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导致疾病反复发作。
霉菌适宜在酸性环境中生长繁殖,因此可以在月经结束后采用碱性溶液冲洗外阴、阴道,以改变阴道的酸碱度,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例如,可以遵医嘱使用2%~4%的小苏打水冲洗阴道,冲洗后要擦干外阴,保持局部干燥,以抑制霉菌的生长。还可以遵医嘱在外阴或者阴道使用克霉唑软膏、咪康唑栓剂、制霉菌素栓剂等药物,可以治疗因霉菌感染引起的外阴炎以及阴道炎,减轻局部瘙痒的症状。
另外,微波治疗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的营养吸收和代谢,促进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从而缓解因霉菌感染而导致的瘙痒不适感,所以患者也可以在月经结束后采取这种方法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积极遵医嘱治疗,保持稳定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尽早痊愈。平时注意多休息,适当运动,增强自身抵抗力,降低发病的几率。